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2021年汉台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316日在汉中市汉台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区长郑清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汉台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生产总值375.8亿元、增速扭负为正,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7.3%

一年来,我们众志成城,坚持人民至上,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全力以赴打赢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全体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广大基层工作者坚守一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企业真情驰援,动员排查力量1.5万余人,设置排查点1732个,实行格化防控、小单元作战,全力打好控、防、救、治组合拳,不到一个月时间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

千方百计织密防控网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紧压实四方责任,采取大数据精准摸排、树状图挂图作战等举措,累计管控重点人员4.3万人、开展核酸检测15万人次,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风险。加快重大疫情防控四大体系建设,改造提升2所医院发热门诊,新建区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开展应急演练50余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效提升。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促投资稳增长二十条措施》等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拨付各类奖补资金7392万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1.36亿元。开展转供电环节加价收取电费整治行动,向企业、商户退还电费750余万元。建立五上企业复工复产包抓制度,协助企业备足生产和防疫物资,协调用工1300余名,减免房租460余万元,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企稳向好。

一年来,我们尽锐出战,突出精准施策,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高标准完成脱贫任务。严格执行四个不摘求,建立“1+6”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体系,制定《住房安全动态管理办法》等34项工作制度持续强化对3.45万已脱贫人口的防返贫监测预警,用系统化的体系设计和制度安排巩固脱贫成果、促进持续增收。扎实开展一查一补两落实”“三排查三清零等行动,剩余477675人高质量脱贫,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区扶贫办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高质量夯实脱贫基础。投入资金9129万元,实施产业带贫、基础设施等项目134个,3514户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建设扶贫专区、专馆、专柜”108个,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出台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十条措施,1.92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深入推进脱贫振兴一体化“133”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效率凝聚脱贫合力。持续推进万企帮万村和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募集社会帮扶物资470余万元。创新推行城乡结对社区帮村工作法,开展帮扶活动540余场次,投入帮扶物资180余万元。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3个产业培训基地,培训家庭签约医生、贫困劳动力等1600余人。大力推行互联网+社会扶贫,累计注册爱心人士11.4万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人人参与大扶贫格局。

一年来,我们逆势而上,保持发展定力,三产融合步伐加快。

农业效益稳步提升。粮油产量达12.9万吨,新发展蔬菜、柑橘2850亩,建成毛堰猕猴桃基地3000亩,新建多乐旺等大型养殖场5座,生猪存栏6.8万头、出栏11.6万头。培育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合作社8家,新建村级供销社9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4.4亿元,其中区属企业完成195.1亿元、同比增长10.6%。高新区人才公寓主体完工,东一路建成通车,园区路基本贯通,新建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新落地聚智达远高分子材料等项目13个,中瑞华泰等6个项目投产达效,汉江药业、神龙药业主体完工;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0.6%

第三产业持续繁荣。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大力发展夜经济,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29场,新培育电商企业 9户;智慧汉台数字产业园跻身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实现产值2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4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8.1亿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2座,投用区旅游集散中心老君镇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皇塘、吴庄村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全区接待游客109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7亿元。

一年来,我们聚焦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项目投资平稳有序。1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3.7亿元、占年计划的120.4%81个重大前期项目进展顺利。成功开展金秋季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介等活动13次,引进汉中脑安康复医院等项目48个,总投资522.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9.7亿元,占年任务的100.5%;实际利用外资1514万美元、同比增长498.4%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完成科技研发投入2.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3.4亿元,新增授权专利921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市级瞪羚企业1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云商工场科创园等4个双创平台被评为市级学研在汉中产学研平台。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开展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118类许可事项实现一网通办,151项服务事项下放镇(办),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万户、同比增长12.6%。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完成18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登记赋码和股权量化。组建西关沙沿舒家营小学三校联盟,教育督导改革模式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建立全市首家公立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口腔专科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注重生态宜居,城乡面貌焕发新颜。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51个美丽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2亿元,占年计划的111.3%。金华路、朝阳路北段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西环路等重点区域雨污分流稳步推进,望江路南段等25个棚改项目加快实施。新建改建公厕11座、垃圾收集站3座,劳动东路等4条道路人行道维修改造顺利完工,新设置便民市场26处、摊位3800个,完成药材市场改造提升。新增停车泊位8946个、智慧停车场6处。

镇村建设成效显著。河东店镇东干渠改造竣工,316国道以西棚户区改造9个项目有序实施。武乡镇被评为陕西渔业特色小镇,吴庄至大兴公路开工,牛尾至毛堰公路改建完成。铺镇盛景苑商业综合体主体封顶,莲花路、北二路顺利通车。国道244、省道315汉台段完成投资2.1亿元。建成通村(组)道路25条、23.5公里。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2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畜禽粪污利用率均在86%以上。大兴、红星村成功列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生态治理有效加强。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河湖清四乱深入开展,干沟河、乌沙渠等防洪工程全面完工,长江十年禁捕行动成功启动,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通过验收。蓝天保卫战连战连捷,实现优良天数320天、同比增加22天,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青山保卫战扎实有力,秦岭区域五乱整治成效明显,全面完成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实施营造林1.3万亩、植树造林65万余株。净土保卫战有序开展,土壤污染地块现状调查顺利实施,农药、化肥施用和危险废弃物有效管控。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清查有序推进。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强化社会治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恒大小学建成招生,汉台中学综合楼建成投用,西关小学、丁家营幼儿园等25所学校完成改造提升,新增学位1200个,中高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市医院妇儿专科楼和医疗保障楼竣工投用,创建健康示范单位65家、家庭860户。老君镇被评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步伐加快,区镇两级体育总会成立,成功举办迎国庆全民健身环城跑等活动,投用七里等4个社会足球场。建成1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民生福祉均衡普惠。落实公共交通、清洁能源替代、农田灌溉等各类民生补贴支出3664万元。完成2.8万余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城镇新增就业86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92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1%以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发放低保、优抚等补助资金9000余万元,建成白渡社区等2个日间照料中心和同心村等10个互助幸福院。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完成阶段性任务,七五普法顺利通过市级初验。建成11个规范化司法所,实现所有镇(办)法律服务站全覆盖。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实现进京非访,七里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挽回经济损失1153万元。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基本建成。深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建成平安智慧小区11个。高标准建成全市首家反诈中心止付冻结涉案资金5501万元,工作成效得到央视点赞。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社会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一年来,我们优化服务,狠抓自身建设,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依法行政规范高效。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组建设,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和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审计、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9件、政协委员提案200件,办结率均达100%

政府职能持续转变。“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加快构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审批时限缩短50%;全年办理各类事项60余万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化解政府债务1.9亿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办理12345热线服务事项6250件,市长、区长信箱来信1227 件及人民网留言21件,办结率、回复率均达100%

作风建设更加扎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基层减负,以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文件和召开的会议同比分别下降1.1%46.3%。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同比分别压减10%34.9%,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84%,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在共享发展中诠释了初心使命。

与此同时,气象、民族宗教、档案、国防动员、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地方志、对台和侨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为十三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过去五年,是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的五年。我们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提升综合实力。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长7.8%,在全市占比由2015年的21.6%提高到23.6%;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9.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5年的1.6倍、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865.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2倍;在全省30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排名由15位升至11位。

过去五年,是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的五年。我们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工业经济量质齐升。高新技术企业达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6户,规上企业达117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省级工业名牌产品达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2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36.2%。汉中高新区在省级高新区发展评价中连续两年综合排名第一。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吾悦广场等20个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褒河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山河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兴汉胜境、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分别成功创建为4A3A级景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48.4%提高到57.4%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棚房及违建别墅整治成效明显,耕地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粮油生产连获丰收,高效农业占比达41%。省市级农业园区达1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0家,认定家庭农场356家。

过去五年,是城乡建设展现新风貌的五年。我们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重,城市开发与乡村振兴并举。城区建成面积由2015年的42.4平方公里扩大至60.1平方公里。兴汉新区、滨江新区强势崛起,西成高铁投入运营,宝巴高速汉中段建成通车,中心城区一环内断头路基本打通,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建成投用,汉江北岸堤顶路全线贯通,全区公路总里程由977公里增加至1309公里、增长34%。铺镇产城融合不断深入,武乡镇街区、园区、景区三区建设初见成效,河东店镇一二三产融合步伐加快,其他各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改造农村卫生厕所5.7万户,建成美丽乡村24个,狮子、吴庄、花果村分别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过去五年,是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的五年。我们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市场主体突破5.8万户,连续两年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位列全市第一。高新区体制机制、城管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财税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全面落实,国企国资、投融资改革稳步推进,医疗纠纷调赔机制、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自主创新改革有序铺开,行政审批五减三加、红星村三变改革受到省市肯定。

过去五年,是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的五年。我们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累计达1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35185元、12327元,年均分别增长8.1%8.2%,高于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脱贫攻坚决战决胜,1166635164人实现脱贫、5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8.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实施异地搬迁、危房改造587户,贫困村水电路讯邮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清零,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5.3%降为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优良天数连创新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教育基础设施持续强化,投入资金6.6亿元,新建学校13所,实施学校改造提升项目470余个,新增学位1.1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消除超大班额。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市人民医院跻身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基层中医馆、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五年来,我区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双拥模范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首批创新型试点区、环保模范城市、节水型城市、双高双普合格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区、信访工作先进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一项项殊荣喜获、一个个桂冠摘得,进一步彰显了汉台的新风采、传播了汉台的好声音、坚定了汉台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的自信心。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面对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和不确定性,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稳中有进势头不断巩固,汉台发展长期向好的基础更加坚实、优势更加突显。五年的奋斗步履铿锵、慷慨激昂,五年的变化真真切切、有目共睹,五年的成绩振奋人心、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汉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短期看,全区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还不稳固,消费热点还没有充分形成,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加大。从长期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较重,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占比不高、创新驱动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优,民生领域仍有不少欠账;政府工作还存在不扎实、不深入问题,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高水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全方位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的关键五年。

我们要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审视汉台,看到汉台发展的各种优势,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区位优势独特,作为全省主体功能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和汉中市的中心城区,汉台既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也是全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区,还是全市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窗口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特殊区位,决定了汉台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聚集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市区共建和项目资金争取上大有文章可做。二是发展优势明显,绿水青山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根基,特色鲜明的城市经济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依仗和保证。尤其是当前汉台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重、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共举,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各类优势正加快叠加成为发展胜势。三是政策机遇难得,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任务,市委、市政府支持汉台全面提升首位度、打造四个在汉中样板区,这是汉台最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区委十六届十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汉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实施意见》,实施十大行动、做强五大支撑,全区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这是我们最好的发展资源和最大的发展底气。只要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把握规律、扬长补短,就一定能推动追赶超越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再谱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部署,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主题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体系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改善、社会治理创新、党的建设加强,着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四个在汉中样板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汉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占比达到2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十强区行列。

——产业发展强势突破。城市经济总量、层次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跨越。

——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4%。良好创新生态基本形成,人才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汉中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三生融合优势凸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主基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常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3.5%以上,汉、褒河出境水质稳定在类标准。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投用,城市宜居宜业品质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改革开放成果丰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放管服、高新区体制机制等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更加突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营商环境最优区基本建成,发展要素保障更加充分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对外开放范围更加广阔。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择校问题基本解决,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体育、社保就业等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面依法治区和平安汉台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和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安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发展。

各位代表!展望十四五,目标催人奋进,愿景鼓舞人心。我们坚信,只要全区人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五年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汉台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区委十六届十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做强做优四个在汉中承载平台,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奋力谱写汉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9%

在实际执行中,预期目标是底线,工作目标会定更高一些,这是高线。我们将努力克服困难、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的精神,坚守底线、力求高线,全力取得最好结果。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提升首位度承载能力。坚持项目为王,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新动能。

强化项目支撑。聚焦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两新一重等领域,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7个,完成年度投资105亿元。坚持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名领导包抓,实施项目前期工作集中交办,抓紧启动陕果集团汉中城市生活配送中心等47个新开工项目,力争一季度开工率达到50%以上、二季度达到80%以上、三季度100%开工。加快实施君泰航空科技产业园等60个续建项目,扎实推进四大类20个高质量发展项目,力促亚特高压铝合金深加工等前期项目取得突破,确保宇龙科技孵化园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切实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引领大发展。

加大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行标准地土地供应制度,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抓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确保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着力招大引强。紧盯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一带一路五个中心、市委市政府建设西安汉中飞地和省级自贸试验协同区机遇,用好汉中西安融合发展平台,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才引智结合、内资外资央资同招、名人名品名企共引,积极参加丝博会、陕粤港澳等投促活动,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亿元以上。

(二)坚持创新引领,做强首位度产业支撑。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扩大消费总量,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创新生态链,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力促工业转型升级。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三年护航行动,助推朝阳机械、大秦机械扩能升级,鼓励万利航空建设省级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支持陕钢创新研究院品种钢研发和产品集群打造,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神龙药业、智熔增材、燕航精工等重点企业为抓手,大力培育绿色食药、现代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推进两烟物流仓储、申通快递产业园、汉江药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助推三产提质增效。以需求侧改革为契机,大力开展购物节、消费季等活动,发展特色夜经济,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加快中悦国际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力促王府广场、中心国际尽快投用;新培育限上贸易企业15户、外贸企业10户。大力推进旅游+”战略,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域配套服务;办好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系列节庆活动,改造提升精品乡村旅游线路2条,支持老君镇进一步完善皇塘片区旅游规划并分步建设,力争2022年通过3A级景区验收;大力开发文化体验、民宿民品、田园休闲等旅居产品,全年接待游客12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6亿元,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质量编制数字产业十四五规划,推广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大数据应用,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产值;做大做强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平台,新培育电商企业8户。加快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启动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中心和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投用垃圾焚烧发电厂。积极发展园区经济,探索通过飞地、联盟等方式建设一区多园,强力推进高新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园建设,加大柔性引进高精尖人才和科创团队工作力度,建立人才资源共享池和人才飞地,支持设立创投基金、产业基金,不断提升高新区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三)围绕乡村振兴,夯实首位度发展基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工作力量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坚持四个不摘,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完善防返贫致贫预警机制,防止已脱贫人口出现规模性返贫。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大力推动消费帮扶三专建设,加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巩固脱贫成果。

稳步提升现代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集中推进龙江、铺镇片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1万吨以上。持续推进3+X高效产业发展,新增设施蔬菜500亩、稻渔综合种养2000亩,改良桔园3000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生猪存栏8万头以上。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认定家庭农场15家,新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以上,完成双品一标及良好农业规范认证5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脱贫振兴一体化“133”行动,把脱贫攻坚形成的组织动员、要素保障、协作帮扶等系列举措借鉴应用到乡村振兴上来,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政策衔接,千方百计使23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纵深推进20个脱贫振兴一体化示范村建设,加快国道244、省道315汉台段施工进度,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优化提升15.7万农村人口供水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四)加快城乡统筹,拓展首位度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打造特色小城镇,构建一主多核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启动新一轮中心城区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全力支持兴汉新区、滨江新区、经开区建设,不断拓展城市骨架。按照一年显实效、两年补短板、三年大改观的要求,实施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条件。积极推动西汉三遗址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完善莲花池区域棚改项目规划并分步启动改造,力促文化街以东、劳动路以南区域棚改项目尽快切换主体;加快推进梁州路北段、西排洪渠南段等雨污分流改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十四运举办为契机,以城市综合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公厕及便民市场管理,持续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倚门经商等城市乱象,严厉打击抢建违建行为,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

强力推进重点镇建设。进一步提升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特色小镇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服务功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启动河东店镇山河堰遗址公园、医养产业园和古褒国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316国道以西棚户区改造,扩大褒城组团核心区建设规模。实施武乡古镇风貌综合提升工程,积极推动天台山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诸葛文化广场和智慧农业聚集区建设,完成集镇弱电管网改造。启动铺镇干沟河生态整治工程和108国道以南区域棚户区改造,建成盛景苑商业综合体。加快汉王、徐望镇便民市场建设,常态化整治集镇环境,为农村产业集聚创造条件。

(五)守好绿水青山,筑牢首位度生态底色。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切实把生态环境作为汉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保护好、发展好。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六大举措,实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打好治污减霾组合拳,确保空气优良天数、PM2.5等约束性指标达到市考要求。大力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规范整治入河(湖库)排污口,分类分步整治千户、陈岭等7个村黑臭水体。建立完善农用地分类管理机制,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测预警,坚决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

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实落细林长制”“河湖长制纵深推进绿盾专项行动和青山联合执法,大力整治秦岭五乱。持续开展长江十年禁捕行动,实施武乡黎明、铺镇稻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水利基础设施项目61处。强化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抓紧制定产业准入清单,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和勘界立标,确保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验收。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净美汉台行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和制度,加快宋沟、同力等13个村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徐湾、镇江等16个村村容村貌提升示范工程,确保5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管控;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配套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力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100%

(六)加速动能变革,释放首位度改革红利。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破除发展障碍,不断释放微观经济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启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完成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推行办一评审批服务新机制,推动审批更加简捷、服务更加主动、流程更加规范。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土地确权数据平台建设和运行管护,新流转土地2000亩以上。建立区级农村资源资产交易中心,稳妥推进宅基地管理改革。强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管理,力争8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五大工程,提升供销系统为农服务能力。

加强民生领域改革。认真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择校热、上学难等问题,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改革,大力发展医养、康养产业,打造优质医养资源聚集区。

加快国企国资改革。全面解决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遗留问题,认真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采取资源整合、资产注入、清理撤销、整合归并等方式,支持高新区平台公司和区城投集团做大做强,更好服务汉台高质量发展。

(七)聚焦民生改善,共享首位度建设成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大力实施中小学校建设工程,破解中心城区学位供需矛盾。加强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5%以上。支持汉台中学申创省级示范高中,启动一职中专搬迁,推进中职学校达标创优。深化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提高教师待遇,使其收入不低于汉台公务员收入水平,加强教育过程督导和质量监测评估,确保各学段教学质量在全市领先。

推动健康汉台建设。深入推进八类健康细胞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健康管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启动区中医院新建、市传染病医院和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建成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加快区档案馆建设,精心谋划全民阅读书香汉台系列活动,讲好汉台故事,厚植文化底蕴,涵养城市精神。做优做靓花海半程马拉松等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力争在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市第七届运动会中再创佳绩抓好体育运动中心二期建设,全力做好第十四届全运会保障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建成智慧医保服务平台,抓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运行,全面落实低保、救助、优抚等各项惠民政策,切实保障退役军人权益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扎实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常态化推进岗位供需对接,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序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且务实管用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打造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1个。大力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做好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矛盾纠纷调处。强化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提高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和社会动员能力。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抓好防范电信诈骗、禁毒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还要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一是全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含滨江新区、兴汉新区新建15所)、改扩建7所,建成后可新增学位1.9万个。二是扎实开展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年内改造老旧小区160个、棚户区24个、人行道14条,打通汉宁中路和博望三路等7断头路。三是建设分布式图书馆及分馆10座;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20场、放映公益电影3000场。四是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建成3427.6公里通村(组)道路。五是改造虎头桥等3座综合市场和10座垃圾收集站,新改建集贸市场6处,新建改建和提标改造公厕112座,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智慧停车场5处。六是实施小餐饮、小作坊标准化改造1000户。七是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万户、普及率达90%以上。八是改造提升铺镇、赵庄敬老院,新建日间照料中心2个、互助幸福院10个,年服务老年群众近万名。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致力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着力打造学习政府。把讲政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把牢经济发展正确方向,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提质增效优服务,着力打造服务政府。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用心体会群众的求学之难、求医之急、求职之苦,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让全区老百姓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发挥好“12345”热线和区长信箱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畅通政民互动渠道。致力破解政策入企落地难、审批服务提速难、要素公平配置难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全程代办等制度,发扬三牛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到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解放思想谋发展,着力打造创新政府。坚持把创新创造作为做好政府工作和推进汉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释放市场活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云上办公”“掌上办事走进各行各业、惠及方方面面,以工作用力换群众省力、以服务用心让百姓省心。

依法行政促规范,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严格按规则决策、按程序办事,切实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从严要求守纪律,着力打造廉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开展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切实做到勤快严实精细廉。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深化赵正永汉中市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成效,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及其他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机遇和挑战并存,惟有百倍努力才能赢得先机、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追赶超越,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继续为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一查一补两落实:一查是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一补是补正建档立卡信息;两落实即落实脱贫攻坚问题台账和整改措施、落实巩固成果防返贫措施。

三排查三清零:排查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

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主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的智慧园区。

瞪羚企业: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互联网医院:依托互联网为群众提供在线诊疗用药指导、慢病管理等医疗服务。

五减三加:五减即减事项放宽准入、减材料降低成本、减环节优化流程、减层级合理放权、减时限提高效率;三加即加功能大厅扩容、加管理审批增效、加创新服务提质。

三变改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四个在汉中:学研在汉中、医养在汉中、旅居在汉中、兴业在汉中。

十大行动:创新驱动发展行动、产业链提升行动、高新区提档升级行动、脱贫振兴一体化行动、新型城镇化行动、三生融合升级行动、数字汉台行动、文化铸魂强区行动、“1+4”社会治理创新行动、幸福强区行动。

五大支撑:高质量项目支撑、精准招商引资支撑、开放融合支撑、一流营商环境支撑、发展要素保障支撑。

五项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五项要求。

五个扎实: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标准地: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附带规划指标、环境指标、能耗指标和经济指标等约束性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十年内)还未上市的公司的称谓。

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双品一标

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四改即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人行道提升改造,一拆即拆除违章建筑,一通即打通断头路一落地即架空线缆落地规整。

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办一评:智慧服务掌上办、网点服务就近办、自助服务全天办、容缺服务马上办一评政务服务好差评

五大工程:供销合作社改革成果转化提升工程、培育壮大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农村电商和冷链物流建设工程、社有企业振兴发展工程。

四好农村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34日提出的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三牛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