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十四五”汉台答卷 | 创新招商破壁垒 全域聚链绘新图

     “十四五”期间,汉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稳增长、促转型的有力抓手,主动融入全市“5+3”重点产业集群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拓宽招引渠道、优化项目服务,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招商力量。



机制破冰:从“单打独斗”到“全域合力”

    “以前招商,信息分散、力量单薄,一个好项目可能要‘跑’好几个部门。”回顾过去,区经合中心主任闫楠感慨颇深。转变,始于一场刀刃向内的机制改革。“十四五”伊始,汉台区着力构建起区级领导挂帅攻坚、部门镇街“一把手”常态推进、专业市场化队伍灵活出击的“三级联动”招商体系。出台《汉台区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优化线索信息收集、研判、筛选、对接、项目落地、调度考核等闭环式机制,打通流程堵点,加速落地效率。
    新机制释放出新动能。五年来,区级领导带队外出分队招商300余次,叩门拜访企业500余家,累计引进到位资金615.34亿元。


路径创新:从“闲置资产”到“产业高地”

    走进老君镇,昔日的闲置厂房已变身现代化的大健康富硒魔芋食品产业园;在七里街道,曾经的闲置楼宇如今已成为集聚9家企业的轻工业产业园。这些变化正是汉台区创新招商路径的生动写照。目前,全区已盘活闲置商业资产20余处、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




    汉台区积极拓宽招商渠道,探索推进“平台公司+”产业招商新模式,以投促引走出国有平台公司实施产业投资、助力招商引资的先行先试之路。同时,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强化与驻外商会、行业协会对接,积极构建以商招商“关系网”,在丝博会、陕粤港澳活动周等重点投促活动中,成功招引太平洋建设集团、华润电力等7家500强企业落户。
    “十四五”期间,全区签约项目超400个,飞机发动机叶片热处理及工装生产、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文旅综合开发、仁乡源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推动装备制造、文旅、绿色食药等重点产业聚链成群、积厚成势。


环境护航:从“保姆服务”到“汉台速度”

    “从项目签约到厂房改造、员工招聘,都有专人全程跟进,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谈及在汉台的投资体验,大健康富硒魔芋食品产业园副总经理周益斌连声称赞。




    针对项目落地难点堵点问题,汉台区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保障机制,推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一项目一专班N专组”的“保姆式”服务,行业部门牵头,联合属地镇街、要素保障单位组建专班,统筹推进洽谈、审批、建设全流程,针对用工、融资、配套等具体问题,按需求增设用工保障、金融对接、基础设施等“专组”,以“定制化护航”推动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亲商安商的“汉台温度”,换来了项目落地的“汉台速度”。“十四五”期间,全区新签项目落地开工率高达89.54%。陕西欣达5G服装智造项目、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成为项目落地“汉台速度”的鲜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