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台区聚焦车辆能源、扬尘管控、油烟散煤三大关键领域,以靶向施策的精准举措、闭环推进的务实行动积极破解大气污染治理难题,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清,持续提升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新能源“全域推进”绿色出行增动能
在汉台区的大街小巷,公交车的“绿色转型”正悄然改善着空气质量。“区内原有公交车多为燃油车辆,尾气中含有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如今已完成243辆公交车的新能源升级工作,每天可减少大量污染物排放。”该区生态环境局环保督察专员刘小宁算了一笔环保账。
同时,汉台区还全面推进社会车辆的绿色转型。目前,城区146辆新能源出租车投用主力线路,230辆新能源网约车同步上线;配套新建1340套充电桩,覆盖小区、公交场站、商场等重点区域,构建起“车桩协同”的绿色出行网络。同时,稳步推进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已淘汰车辆195辆,明确2027年公共交通全面新能源化,其他车型新能源占比不低于80%,从源头削减移动源污染。
扬尘“全链条管控”精细治理靓市容
早晨8时,龙江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队长刘伟已带领队员在兴元路卡点就位,开始全天的值守检查。“我们实行8:00至21:00全天候值守,核查渣土车密闭覆盖、冲洗保洁情况,从运输环节遏制扬尘扩散。”刘伟边核查过往车辆边说。
走进奥林春天建设项目工地,裸土全面覆盖,自动冲洗设备实时运转。“现在区上对我们这些在建工地实施扬尘管理动态管理机制,发现问题当天就得整改,次日还有专人复核,我们不敢有半点松懈。”该项目负责人青超说。
为实现扬尘污染全流程治理,汉台区构建“道路+工地+裸地”全链条扬尘管控体系。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每日洒水降尘不少于5次;开展线性工程扬尘专项行动,落实“裸土覆盖、湿法作业”等要求,今年已整治扬尘问题10起,从源头减控施工扬尘。
油烟散煤“精准治”
民生关切有回应
“以前楼下酒店炒菜的油烟味总飘进家里,现在他们改了出风口、装了高效净化器,一点异味都没有了。”家住龙城大酒店楼上的周先生对餐饮油烟整治成效连连称赞。
为治理“餐桌边的污染”,汉台区针对餐饮油烟污染实施“一户一策”精准治理,出动执法人员5675人次,排查6248家餐饮商户,整改151起油烟问题,推动40余家大型餐饮单位安装在线监控,实现污染排放实时监管。
散煤管控同样不留盲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排查184家涉煤主体,布设25个流动卡点,构建“源头排查+路面拦截+市场监管”三重防线。今年抽检煤炭22批次全部合格,查办涉煤案件28起,没收扣押散煤16吨。同步开展“清炉”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835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5207家次,收缴燃煤炉具100个,引导居民改用清洁能源,从源头削减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