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北关街道:创新就业服务模式 破解用工求职“两头难”

    北关街道今年以来紧扣“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及“八场硬仗”决策要求,创新打造“北关职达”就业服务品牌,探索构建“品牌化引领+全域化覆盖+精准化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和用工单位的双向奔赴。


    搭建三级体系 服务直达家门
    该街道制定印发《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性建立“1+16+N”三级服务体系(1个街道总站、16个社区标准化分站、N个小区微站),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各层级站点设置岗位信息墙,配备就业服务工作人员,推行“线上扫码+线下窗口”双渠道信息登记服务。居民可通过手机扫码或就近前往驿站窗口,进行个人信息与求职意向数据采集。数据信息实时接入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街道“用工需求库”与“人才资源库”,后台人员通过精准推荐实现人岗匹配。平台运行以来,自主登记招聘信息企业商户49家、求职登记357人,成功匹配岗位75个,有效推动辖区就业服务由“被动受理”向“主动推送”转变。
    贯穿供需两端 提升服务效能

    针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与居民就业诉求,该街道依托“北关职达”品牌构建“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落地、成效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一方面从供给端发力,通过常态化举办“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设立社区“移动招聘服务点”、深化“亲商助企”行动走访拓岗等,多措并举持续挖掘和掌握辖区岗位资源。另一方面从保障端强化服务,在各驿站嵌入“劳务调解点”,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劳务纠纷调解等即时响应服务,实现“小事不出驿站、大事联动处置”。截至目前,配合人社部门协办“家门口就业”社区专场招聘会16场次,接收简历450余份,达成意向135个;成功调解劳动纠纷12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动态优化举措 精准赋能就业

    在完成首批16个社区驿站规范化建设基础上,该街道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地摸排就业服务中的难点堵点,动态优化完善服务举措。聚焦重点群体,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建立信息台账,跟踪开展岗位推荐服务。截至目前,已为31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精准岗位匹配,新增就业886人。举办专场招聘会,针对物业、餐饮、家政等用工密集行业,开展行业专场招聘活动,服务相关单位7家,成功匹配求职者12人,既缓解了行业用工难,也助力民生就业、激活区域经济。创新服务载体,探索“驿站+直播”服务模式,开展线上政策解读与创业指导,打破服务时空限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就业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