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为核心目标的汉台区数字秦岭(林山长制)智慧监管平台项目,历经半年紧张建设,成功建成并顺利通过验收。该平台的正式落地,为秦岭南麓生态保护装上了精准高效的“智慧大脑”,标志着我区生态监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据了解,该智慧监管平台整合五大关键组件,构建起全方位生态监测网络:包括1套野外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可实时捕捉火情隐患;21套全域覆盖的卡口监控设备,实现重点区域全天候可视;35台巡查终端,为一线巡护人员配备“移动哨所”;1套无人机动态监测系统,弥补地形复杂区域监测盲区;1个集成调度功能的数字监管大屏,打造生态管理“指挥中枢”。
依托这套智慧系统,我区21万余亩重点公益林区实现全方位监管——从汉江湿地的生态监管,到秦岭区域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从自然保护地动态管理,到森林灾害情况的实时监测,重点监管点位均接入智慧监管网络,有效改善了过去“看得见却去不了、管得到却看不见”的生态保护症结。

“过去守护秦岭生态,主要依赖巡护员徒步巡查和定点值守的‘人海战术’。可林区面积广、地形复杂,难免存在盲区。”武乡林场场长田利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有了这个平台,重点区域动态实时可见。系统能自动识别火灾隐患、野生动物异常活动等情况并触发预警,指挥中心在数字大屏上就能直接调度附近巡护力量,不用再靠‘人跑嘴传’。‘早发现、早处置’终于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巡林900余次,利用无人机开展各类演练12场,涵盖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实施无人机飞行监测5次。数字监管平台的搭建,不仅填补了汉台区森林资源保护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从传统人工巡护向“态势感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分析”一体化智慧监管模式的跨越。
“我们将结合森林资源管护实际,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深入开发退化林监测、生态修复需求分析、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地与迁徙通道统计等模块,让‘数字秦岭’不仅能‘守绿’,更能助力‘增绿’‘活绿’,让汉台的山更青、水更绿、生态更宜居。”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