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婷)近日,一场旨在破解学生心理普测后“怎么做”难题的专题研讨活动,在汉台区小学心理健康学科基地学校(市中山街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从数据到支持为核心,聚焦心理访谈与定级这一关键环节,通过专家讲座+实战模拟的模式,为汉台区小学心理教师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活动伊始,汉台区小学心理健康学科基地学科负责人的专题微讲座《如何做好心理测评后的访谈定级工作》,详细展示心理访谈定级工作的理论架构和工作流程。讲座一针见血地指出:“普测数据只是发现问题,而科学地访谈定级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关’,提升这项能力,是守住学生心理安全底线的生命线。”
讲座直击痛点,摒弃空泛理论,系统提出基于情绪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负面情绪持续时间三大黄金维度的访谈定级模型。结合真实案例,详细演示如何通过专业提问,将学生的模糊“不开心”转化为可评估、可分级的科学依据,为后续干预指明方向。
三组教师同台“秀”专业。活动的最大亮点是三场高水平的现场模拟访谈,生动呈现不同心理危机等级的处置全过程。有的老师展示因学业压力和家庭困扰导致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具体访谈过程;有的老师现场演绎面对有自伤行为的重度危机学生时,如何冷静评估并启动紧急预案;有的老师则展示精准评估并制定校级关注学生干预计划的完整过程。
互动交流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分享收获。真实的案例、专业的对话、即时的专家点评,让在场教师直呼“解渴”。
活动总结指出,本次活动有以下四个特点:专业强、形势新、氛围浓、效果好,充分体现汉台区小学心理健康学科基地的专业引领作用。本次研讨标志着汉台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普测覆盖迈入精准干预的新阶段。活动要求各校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日常工作规范,真正让数据“活”起来,让支持“准”下去,为全区小学生的阳光成长构筑起一道更专业、更坚实的心理防线。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为汉台区小学心理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更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的方向迈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用心、用情守护每一位学生的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