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三秦大地 千万巾帼“乘风破浪”

   

    一场淅淅沥沥的夏雨过后,“春花的院子”在青山环抱中透着古朴典雅。

    5月10日,刚刚经历了“五一”小长假的繁忙,女主人李春花终于能“喘口气”。“一个小时前在大城市,一个小时后就能来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交通便捷带来的乡村红利,让她颇有感触。
    作为陕西商洛柞水县的农家乐经营带头人,李春花推动并见证了村里农家乐发展的“大增速”。“最早的时候只有4家,现在已经有了300多家,一多半家庭都有农家乐。”和李春花一样,村里200多名妇女在乡村振兴中找准了方向,通过经营农家乐实现价值和梦想。

    “乘风破浪”的女性不止于此。逐梦航空航天科技的王蓓蓓、返乡创业的女大学生江娟、传承耀州瓷文化的梁亚萍、投身环境治理的女子护河队……三秦大地上,一个个追梦奋斗、人生出彩的巾帼故事,勾勒出陕西女性投身时代、书写历史的巾帼风采。

赋能

    既能增收致富,也能成为“艺术家”,是陕西省铜川市王家砭村妇女的新生活。
    拉坯、刻花、上釉、烧窑……5月8日下午,走进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车间,女工们忙得热火朝天。29岁的雷静正在用电脑进行陶瓷激光雕刻,曾经在城市从事销售工作的她,对这份新工作颇为满意,“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离家就几分钟的路程,不仅能守着家照顾孩子挣钱花,还能把耀州瓷文化发扬光大。”
    和雷静一样,公司里占比超77%的女工在耀州瓷中找到自我价值。梁亚萍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也是公司首席技师,“我们的农村妇女通过努力都能成为手艺人,以后还会成为艺术家。”在她看来,妇女们实现就近就业,每个月拿到3000~5000元工资只是第一步,培养更多“大师”才是最终目的。
    为此,梁亚萍于2021年7月成立全国三八红旗手梁亚萍工作站,下设研发、设计和培训三个小组,通过“大师+名师”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刻花工艺师90余人、技术骨干35人。“希望让更多农村妇女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在乡村振兴、非遗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不仅投身产业实践,而且更多地为创业就业赋予文化内涵。
    “我们希望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带领家乡姐妹提高茶叶品质,宣传茶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女性力量!”5月12日,站在自己的茶叶合作社里,汉中市西乡县秦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娟告诉记者。
    不远处的茶叶展示厅里,江娟的搭档、公司电商负责人陈慧正忙着直播带货。作为返乡创业女大学生,两人曾参加陕西省创业创新大赛,也由此结识。
    为传统茶叶产业赋能,是这两个“85后”返乡创业的“金钥匙”。
    近年来,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生产销售模式,使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开启直播带货的“新赛道”。“我们现在有直播带货主播4人,2人为返乡女大学生,2人为当地留守妇女。”陈慧说,通过直播带货每月能为公司增加10余万元的销售额。
    合作社几公里外,纵横交错的茶树在蓝天白云间绿意更浓。公司的35亩茶园里,十几名妇女正在采摘茶叶,她们都是公司吸纳就业的当地村民。公司还与周边2000余户种植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收购鲜叶保障农户收入,同时带领本地30名留守妇女成立“茶姑娘服务队”,并成立公司妇联,帮助茶农修剪茶园、更换优质品种、进行技术指导。
    据了解,在西乡县,妇女参与领办的茶叶企业有33家,带动1.5万余名妇女从事茶叶采摘、加工、销售工作。
    为了更好地为茶农赋能,公司还开设了茶叶展示厅,免费为妇女指导培训。展示厅里,41岁的周嘉兰正在熟练地进行茶艺展示,“我们家有4亩茶园,我自己不仅种茶、采茶、炒茶,还通过茶艺展示在朋友圈卖茶,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也提高了收入。”

突破

    “她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坚守和突破,在科技创新中同样熠熠发光。

    从研究所到科创企业,陕西诺维北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蓓蓓从来都是和“硬核”装备打交道。
    随着2000年底北斗一号系统建成,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3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王蓓蓓入职某航天研究所,进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团队。
    “北斗的发展伴随了我的整个青春。”王蓓蓓说,有感于民用导航的巨大潜力,她萌生想法,就是让北斗卫星应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国人享受到北斗带来的便捷生活。2008年,27岁的王蓓蓓决心一搏,辞职创立了诺维北斗,从事北斗卫星应用系统各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如今,走进诺维北斗办公大楼,一派火热的创新景象,再也看不到当年“一个月之内20多个人离职”的痕迹。近年来,公司研发成果获评“中国卫星应用服务解决方案大赛最佳方案奖”、陕西省首届女性创业创新大赛数据科技产业组一等奖、首届西安女性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组一等奖等荣誉。
    在航天测控装备、智能弹药、军用智能雷达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款军用型号产品已实现列装……诺维北斗一系列“硬核”产品背后,离不开诸多肯吃苦、敢担当、能创新的科技女性。
    “我们公司三个创始人都是女性。员工中女性占40%,中层也基本都是女性。”在王蓓蓓看来,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北斗产业50强的诺维北斗,离不开女性的力量,“在科技创新中,女性的激情和活力一旦被激发,就一定能够做到不断向前、出类拔萃。”
    有同样感触的,还有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月静。
    22年前,怀揣着对高分子材料的一腔热忱,刚刚博士毕业的高月静与公司的几位创始人开始创立蓝晓科技。
    如今,蓝晓科技主营的吸附分离技术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应用领域,逐步扩展至食品、生物医药、金属、环保、化工等领域。面对领域内的诸多“卡脖子”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团队在果汁浓缩和攻克生命科学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公司的发展伴随着女性力量的壮大。在蓝晓科技,董事会成员中女性占比三分之一,研发人员中女性占比超四分之一。33岁的雷晓菊2017年加入蓝晓科技,目前在生命科学事业部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在蓝晓,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创新驱动、求真务实,改变和创新随时都在发生。”雷晓菊告诉记者,她入职的6年间,生命科学事业部产品型号从之前的几种丰富到现在的百余种。“在公司,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女性前辈,她们是公司不断发展的保障,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对于女性参与科技创新,高月静充满期待:“希望我们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能够学有所用,为国民经济发展、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传承

    走进汉中市汉台区汉王村,320平方米的李旨春家庭家风馆引人注目。
    这一汉中首家以家庭命名的家风馆,是由李旨春及家人共同出资建成、全天候免费开放的文化公益项目,内设传统乡村文化展览区、家风文化传习区、优秀家训藏书区及室外家风课堂区。
    建馆之初,村民们的反应让李旨春老两口颇感意外,“我们刚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金句刷到墙上,村民们就围过来了,说现在家庭教育太重要了,大家太需要了。”
    2021年开馆以来,76岁的李旨春负责讲解,妻子李素华负责后勤保障。“参观的人近的有村里的村民,远的还有湖北人、海南人呢。”站在一楼的家风文化传习区,李旨春高兴地说,家风馆主要围绕三项品牌开展活动:以“好家风乡贤行”为主题开展家庭文化活动,以“惠风书屋”为载体扩大宣传,以“弘德广场”为依托展示乡村新貌。
    村民吴永琴曾参与家风馆的两次活动,她深有感触地说:“村里自从有了这个家风馆,大家都潜移默化地对自己多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注重家庭教育,争做最美家庭,用我们的思想转变影响身边的人和下一代。”
    如今,家风馆在迎来送往间见证了来自中小学、乡村党支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众多参观者的踏访,村里还组建了“好家风乡贤行”百姓宣讲团,挖掘好家风、好民风等典型事例60余个,并进行巡回宣讲。这些都是李旨春乐于看到的,“家风馆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家里人的素质,更在于通过一家之风影响百家之风,继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
    据了解,在汉台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正在变得“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自2018年至今,汉台区相继建成家风广场、汉台家风馆、数字家风体验馆、“汉中女子”指尖家风馆、婚俗家风馆、流动家风馆,构建了“实体+数智+流动”的“家”阵地模式。
    塑造良好家庭家教家风,需要改变的不仅是观念,更是方法。
    两年来,因为创办并运营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李彦文家庭教育工作室,56岁的全国优秀教师李彦文接触到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紧张、孩子青春期叛逆……
    为此,2021年工作室成立以来,主要围绕“父母大讲堂”“父母微课堂”“行走的课堂”“社区‘家’课堂”开展志愿服务,吸纳了来自全市各县区50余名校(园)长、医务工作者、优秀教师、司法干部、心理咨询师的积极参与。
    42岁的李佳(化名)有一个15岁的女儿,一年前她正在为女儿青春期表现出来的叛逆而焦虑,在一次学校讲座中,她了解到李彦文家庭教育工作室后,多次参加工作室的讲座、沙龙活动,“我逐渐认识到,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变化是身心发育中的正常过程,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理性看待,从改变自己开始。”随着女儿越来越好,李佳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据了解,汉中市妇联在全市建立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工作室36个,凝聚了一批岗位建功的巾帼人才、开展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巾帼服务,受到了广大妇女和家庭的点赞。
    深入城乡社区、500余场公益讲座、10万多名受益群众……数据背后,承载着李彦文的理想——用爱心和专业的力量,去帮助更多家庭掌握家教方法、密切亲子关系,“目前,我们的志愿服务已经深入到汉中市的11个区县。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志愿服务频次,让更多家庭获益。”

善治

    家庭建设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赢民心聚民心的重要支点。
    5月的石泉,山水相映,满目葱茏。
    汉江之上,两叶扁舟缓缓而行,船上几名妇女手持渔网不时从水中捞出杂物。她们是安康市石泉县喜河镇城镇社区喜河女子护河队的成员。
    42岁的护河队队长刘丽,是城镇社区副主任、妇联主席,因为家就住在汉江对面,从2016年开始,她从一个人干起,捡垃圾、清理杂物、定期巡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守护好汉江的环境,就是对幸福生活的守护。”刘丽说。
    刘丽的“单打独斗”没有持续多久——社区的妇女们开始一个个加入进来,没有报酬、不讲回报,就这样在7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支成员达30名的女子护河队。护河队的工作也从之前的以清理垃圾为主,拓展到防溺水巡逻、主题宣传宣讲等活动。
    行走在汉江喜河段,江水清清、微风习习,岸边步道一尘不染,让人心旷神怡。在队员刘文芳看来,护河队的最大作用更在于“影响”:“看我们经常捡垃圾、巡逻,村民们也自然而然地加入进来,很多人在散步的时候看到垃圾就随手捡了,乱扔垃圾的现象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随着环境也越来越好,护河队常态化捡垃圾的频率降为每月一次,而在更重要的暑假、“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她们坚持每天开展常规巡查,严防溺水等不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希望通过妇女的参与,不仅在环境治理上发挥作用,也能够在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引领村民思想政治意识上作出成绩。”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的力量多一分释放,就会多一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
    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是一个辖6个小区2330户6656人的大社区,由于位于城乡接合区域,人员结构复杂,过去曾存在诸多问题。如今,却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加身的模范社区。
    走进柿树沟社区,党史馆、调解室、成长馆、家风馆等特色部室一应俱全,一楼的社区智慧服务大厅各类智慧终端便捷高效。最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心结越来越少,急难愁盼有求必应。
    对比社区今昔状况,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贺占宁不禁感慨万千,诸多改变与收获,离不开社区“娘子队伍”自创的“四调一心”(部门联调、网格微调、法律助调、平台智调和坚守初心)工作法。
    社区网格员、妇联执委梁金玲、刘小利在走访时了解到,24户平房居民都盼望能使用上环保节能的天然气。几个月的时间里,社区积极联系小区物业单位协商,多方奔走协调,对接联系铜川市天然气公司,终于为24户居民安装上了天然气管道、气表等设施。
    贺占宁说,这只是妇女参与社区治理的缩影。据了解,社区现有工作人员和网格员26人,其中女性24人。平时居民有了矛盾纠纷,“灵通消息”的网格员和楼片长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闲事”管到底,通过倾听、调解让居民冷静下来,和谐处理问题。网格化管理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确保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其实做群众工作,归根结底,离不开一个‘心’字!你不用心,就做不到将心比心,也谈不上不忘初心,更达不到心心相印。”贺占宁提起如今柿树沟社区取得的工作成效,感慨万千,“调解工作的基本法,其实就是帮助大伙儿解开心结,群众的心打开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