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汉台: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加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汉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实施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为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加码”。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以来,汉台区以优质教育均衡区创建为抓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项目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教育集团办学,新建东塔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城东小学纳入汉师附小教育集团;汉四中、汉八中分校区独立办学,探索与鑫源、老君九年制学校组建“名校+”寄宿制初中;陕西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启校地合作成功案例;持续巩固“双减135模式”成效,组建中小学社团700余个,义务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学科类培训机构由135所压减到28所;高考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升级改造“一平台三系统”,选课走班秋季正式实施,汉台中学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被省教育厅评为智慧校园示范校;一职中通过“双达标”省级验收,毕业生就业率达99.63%。
    严格执行体育、艺术“2+1”要求,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建有区级特色体育项目布点24个,创建汉台二中、中山街小学等21所全国体育特色学校。严格落实各项教育经费保障政策,落实学生资助财政资金948.7万元,资助学生10081人次606.5万元,加强营养午餐的动态监管和日常检查督导,我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供餐学校49家,惠及学生1.3万余人。

医疗保障惠民利民

    “以前办理医疗报销都得到城里去,不仅麻烦还费时间。现在家门口都能办理报销,真是太方便了。”今年3月,村民蔡桂花在铺镇狮子村医疗保障服务室顺利办理了医疗费用报销业务。
    这是汉台区探索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审联办”,全力打造“一窗两端三级”政务服务升级版,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真实写照。
    汉台区不断加快智慧医保平台建设步伐,建立“医保+网格化”动态管理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监测,共落实医疗救助94人次60.09万元,临时救助60人次14.18万元,有效防范化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为支点,通过二级带动一级,一级带动村卫生室的模式,全力破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全区191个村卫生室实现集采药品100%全覆盖,基层村卫生室29种常用集采药品平均降价62%,实现集采药品服务群众“零距离”。
    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依托汉台区医联体,进一步明确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目标,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全面覆盖区属13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完成基层首诊患者远程诊断40012例次。2023年成功创建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区,北关街道汤房社区7月被省卫健委、省老龄办命名为陕西省友好型社区。

民生保障暖心贴心

    “每天都能吃上现成丰富的热饭热菜,吃完饭跟老伙计们打打牌聊聊天,环境干净明亮,有啥需要随时都可以找工作人员。”西大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给了社区李大爷家一般的温暖。
    汉台区聚焦“一老一小”,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各个环节,不断满足儿童和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及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全生命周期的两端得到更多呵护,托起“朝夕美好”。
    依托现有社区资源,采取选址新建、翻新改建等方式共建成75个日间照料中心,完成100%社区全覆盖;全区每个农村互助幸福院补助建设资金9万元,共建成118个幸福院,覆盖率达80%。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系列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建成15个“儿童之家”和“未保工作站点”。
    加大汉中社会救助“智慧三码”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困难群众线上申请救助或村(社区)干部代为申请救助。截至目前,为镇(街道)下拨临时救助储备金350万元,实施临救1999人次,发放救助金220.3723万元,实施救急难60人次发放救急难资金43.367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
    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为我区1782名重点优抚对象和2438名农村籍年满60周岁退役人员按月足额发放抚恤及生活补助资金共计4111.38万元;大力弘扬拥军优属传统,为58名汉台籍现役军人荣立军功的家庭登门送去立功喜报,对157名预定新兵开展役前教育,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双拥模范县(城)”荣誉称号。

群众期盼有应有答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道路交通阡陌纵横,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就业创业千帆竞发……汉台区聚焦群众期盼,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为民服务实事好事。
    锚定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推进城市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共建设口袋公园22处,城市公园1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79个;建立中心城区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完成3座城市驿站建设和10座公厕改造提升;缓解“停车难”问题,接入智慧停车系统平台停车场56处,泊位1959个,新建新能源充电桩6处,充电枪127个。
    补齐薄弱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投资5200万元实施15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加固改造塘库86座,新建引调水渠道13.97km,塘库蓄水量将增加800万立方米;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区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309公里,旅游收入从59.5亿元增长到120亿元。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23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6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56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镇”守平安十条措施为着力点,做实做细二级网格体系,共划分一级网格1663个,二级网格10559个。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发挥公安机关和14支社区专职巡逻队、“红袖标”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加强对背街小巷、夜市广场、车站商超等人流密集场所和夏季夜晚、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社会环境得到持续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