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关于印发《汉台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各质量强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汉台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和建议务于2018年9月14日前报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冯麒麟  2926892  

  王易萌  2926891  

  邮箱:815732105@qq.com

  邮寄地址:汉中市汉台区中山街80号(区政府院内)

  附:汉台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汉台区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8月25日


  附:

  汉台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发〔2017〕18号)精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质量强区建设,推动我区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现就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顺应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品质引领的发展意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强、品牌强、标准强、制造强、效益好为目标,深入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大力提升质量水平,为新时代加快追赶超越、奋力建设“五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供给质量明显改善,供给体系更有效率,质量技术基础更加扎实,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监控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重点领域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质量强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前列,人民群众质量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实。

  ——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科技含量、附加值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名牌产品总量大幅增加。

  ——工程质量整体跃升。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发展迅速。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优质工程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服务行业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提升,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供给比重、服务业品牌价值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问题有序解决,环境风险有效防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推进,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城乡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城乡统筹一体化加快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政府管理运行水平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区域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质量效益特征更加明显,资源、环境合理利用,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各行业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质量基础不断加强。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区域竞争力明显提升,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更加有力。

  二、开展五大行动,全面提升追赶超越、建设“五区”质量和效益

  (一)大力开展优化产业结构质量提升行动

  1.做强主导产业推动质量提升。按照“强装备、转材料、兴食药、促新兴、优传统”的思路,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汉台计划,推进工业强基、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等8大工程,一业一策制定提质增效路径图,抓好建材化工、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品升级,提高产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区发改局、区经贸局、质监汉台分局、区食药监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2.强化创新驱动引领质量提升。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好军民、部省、央地“三大融合”机遇,强力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等新型经济的孕育壮大,加快建设汉台绿色循环及产业经济研究院,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自主创新战略产品和科技领军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3.加快消费升级促进质量提升。培育发展现代金融、健康养老、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经济,打造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服务企业。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展个性定制、中高端定制,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培养广大消费者质量鉴别能力,倒逼产品及服务质量提升。(区政府金融办、区商务局、区旅发委、工商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4.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健全现代服务标准体系,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健全以诚信评价、行政监管、风险监测、认证认可等制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打造旅游市场特色,促进汉台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扩大服务名牌培育和评选领域,提高服务业质量水平和竞争能力。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民生领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和行业竞争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促进营商环境、创新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推动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区旅发委、区商务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5.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以重点产品质量提升为牵引,分行业分层次采取质量提升措施,落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重大技术装备及先进装备保险补偿等扶持政策。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汉台计划,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提高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推广清洁高效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制造资源消耗,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质量和能效。推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进现代材料研发制造,形成高性能先进材料供给能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质量水平,增加农产品、食品优质供给,培育壮大绿色有机食品、生物医药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区经贸局、质监汉台分局、区食药监局、区农业局、区科技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二)大力开展城乡建设质量提升行动

  6.大力提升工程质量。高质量建设和改造城乡道路交通设施、燃气供水设施、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建筑节能、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加强重大工程的投资咨询、建设监理、设备监理,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和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推进工程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和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鼓励企业申报建筑工程鲁班奖、长安杯、天汉杯等奖项,推广应用工程建设专有技术工法,以技术进步支撑装配式建筑发展。鼓励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鼓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大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联盟,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加大对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的查处力度,及时公开监督执法情况。(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7.高质量建设美丽城市。坚持规划引领、新区示范、老城提升、项目带动,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特色规划编制,深入开展中心城区美丽城市建设和城市综合创建,让汉台城镇空间更优、功能更全、特色更显。(各镇办人民政府,区住建局、国土汉台分局、区住建局、区旅发委、环保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8.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大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绿色农产品基地提档升级,培育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强化“三品一标”认证管理,推进小农户深度对接大市场,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各镇办人民政府,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区水利局、区旅发委、区商务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三)大力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9.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实施铁腕治霾攻坚行动,打好“抑尘、控车、减煤、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确保大气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水十条”,全面启动“湖长制”,推进水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沿江沿河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汉江、褒河出境断面,各区内河流出镇镜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措施,提升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开展矿产资源“三保三治”行动,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全面改善土壤环境。(各镇办人民政府,区发改局、环保汉台分局、区安监局、区卫计局、国土汉台分局、区水利局、区住建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10.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施陕南森林化战略和国土绿化行动,强化秦岭生态管控和汉江等湿地保护,加快矿山生态治理与修复建设,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国土汉台分局、环保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11.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构筑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升、互促共赢。(区发改局、区经贸局、环保汉台分局、区科技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四)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质量提升行动

  12.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公民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旅游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持续推进“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用好善行义举榜、流动好人馆、村史馆等,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大力培育乡风文明,切实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施“五改四美·美丽乡村”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打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区文明办、区旅发委牵头负责)

  13.保护传承文化根脉。挖掘汉台丰厚的龙岗人类文化、两汉三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绿水青山自然文化资源,加强重点历史文化遗迹、传统村落保护,积极参与秦蜀古道文化线路申遗,把汉台打造成传统与现代交汇、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区住建局、区旅发委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14.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发挥中国地理版图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优势,依托秦巴山水生态资源和两汉三国人文底蕴,提升旅游内涵,优化旅游布局。实施“旅游+”“文化+”行动。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水平。积极培育演艺会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新业态,持续扩大“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影响力。(区旅发委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五)大力开展社会治理质量提升行动

  15.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标准管服务”机制,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智慧化水平。加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社会心理服务、社区治理等体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努力打造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和社会治理创新区。(区政法委、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公安汉台分局、区司法局、区信访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16.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和优质职业教育供给,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节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水平。提高供电、供气、供水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计局、区住建局、区教体局、区安监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三、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提升质量工作整体水平

  (一)实施基础建设工程

  17.加强计量基础建设。完善计量规范体系,强化量传体系建设,规范计量技术机构管理,加大计量人才培养力度。规划建设1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面提升计量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提高计量管理和服务水平。(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经贸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18.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养老服务、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家政服务、政务服务及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工作。全面落实标准“瘦身”、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进实施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体系。以实体经济为重点,不断提升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等产业标准化水平。(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农业局、区食药监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19.健全合格评定体系。发展自愿性认证,以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为重点,引导和规范发展联盟认证、区域认证,推动实施低碳、电子商务、新能源、信息安全等领域认证认可制度,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认证产品。加快我区绿色产品认证示范基地创建。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行业大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和低碳节能产品认证。大力发展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推动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支撑企业研发孵化。重要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能力覆盖率达95%以上。(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农业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20.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质量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打破地域、行业壁垒,鼓励整合质量基础设施,保持省市县三级质量基础设施的系统完整。打造第三方综合性公共检测平台,强化认证认可服务,积极推行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让权威有效的质量检测平台成为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农业局、区食药监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21.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的全方位监管。开展质量问题突出产品专项整治和区域集中整治,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推动质量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定出台加强全面质量监管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发挥政府在抓质量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夯实行业管理部门质量监管责任,督促企业严把生产、流通、服务和工程质量关。要突出重点领域,紧盯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排查隐患。特别对事关群众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产品,以及环境保护、社会服务、建筑质量等,要大力整治、严格监管,严格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各镇办人民政府、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旅发委、区住建局、工商汉台分局、质监汉台分局、区食药监局等部门)

  22.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督促企业持续完善升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与监督水平,提高决策者、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主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大力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方法以及技术经验。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坚持“质量强企、以质取胜”理念,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比肩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的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广大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开展工艺技术装备优化、质量对比提升攻关、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专项帮扶、质量标杆经验交流等活动。鼓励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改进质量优化方法,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推动全产业链条质量管理水平协同提升、共同发展,不断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着力破解质量发展与提升瓶颈,有效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区经贸局、质监汉台分局牵头负责)

  (二)实施品牌带动工程

  23.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培育和创立品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品牌多元化系列化发展战略,创建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国内外品牌或将自主品牌商标进行国际注册。聚焦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等重点领域,筛选一批竞争实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引导资本向品牌集中、技术向品牌集成、人才向品牌集聚,形成工业产品品牌阶梯式培育方案。以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陕西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以建筑、金融、物流、信息、旅游、文化、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培育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企业。实施商标战略,规划实施商标培育。鼓励兴汉新区、铺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参与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创建,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推进绿色产品示范基地创建。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培育,建立汉台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打造汉台传统工艺品牌,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和汉台特色品牌。积极组织各类园区和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加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提升我区农副产品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各镇办人民政府,质监汉台分局、工商汉台分局、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农业局、区商务局等部门)

  24.加强品牌保护。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通过持续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引领、创造和拓展新需求。建立品牌保护体系和品牌文化体系,打造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品牌创建、品牌推介、品牌营运、商标注册、商标代理、打假维权等服务。实施需求结构升级工程,促进品牌推广和传播。加强农村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科学消费理念。加强与国际品牌管理及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汉中市名优特产品出口振兴暨外贸孵化工程,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海外仓”或“汉中商品展示中心”,从信息、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品牌“走出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品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为品牌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集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支持名优产品走出去,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汉台经济转型升级。(工商汉台分局、区农业局、区商务局、区经贸局、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三)实施质量监管工程

  25.推进质量监管法治建设。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督促市场主体严格按照法定标准组织生产、提供服务,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真正实现质量安全监管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和法定义务。按照省政府要求,改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快向产品认证制度转变,全面清理各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落实产品质量三包、产品质量担保、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严格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建立执法人员责任追究和倒査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执法人员培训、集体学法等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安全有奖举报、惩罚性赔偿等消费者维权机制。(区政府法制办、工商汉台分局、质监汉台分局、区食药监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26.构建质量诚信体系。整合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质量信用、质量服务、质量监管执法信息资源,加快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化建设,推动质量信用大数据建设,推进质量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完善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失信“黑名单”、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初步建立质量信用监管体制,不断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强化质量信用监督与评价,树立诚信企业典型,引导企业主动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质量标准公开、质量诚信承诺活动,全面提升质量诚信水平。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依法公开质量失信企业名单、质量违法案件,研究建立严重质量违法、失信企业与个人退出市场、职业禁入机制,营造诚实守信、自律守法、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崇尚质量诚信,营造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工商汉台分局、区政府信息办、质监汉台分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四)实施保障体系工程 

  27.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建立质量发展经费多元化筹措渠道,鼓励和引导资金投向质量创新、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质量发展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质量技术基础研究和质量共性问题攻关,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加大产品质量保险推广力度,支持企业运用保险手段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新产品推广应用。探索在构建质量融资体系中纳入质量综合竞争力、质量信用评价、质量水平等质量指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国驰名商标企业、陕西省名牌产品等品牌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政府采购机制,改革低价中标的采购规则。在制定采购文书、组织采购的全过程纳入质量、服务、安全等要求。(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财政局、区科技局、质监汉台分局、工商汉台分局、区金融办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28.建立健全质量激励机制。尽快梳理整合省、市、区名牌、地标产品等各类质量相关奖励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质量提升奖励激励机制,制订出台汉台区质量激励政策。开展汉台区区长质量奖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质量提升典型,弘扬质量发展先进,重点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质量奖励,对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在融资信贷、项目扶持、评先评优、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倾斜。对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的个人在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落实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探索建立首席质量工程师、技师制度,适当降低职业技能型人才招聘学历和落户门槛,激发质量管理、工程技术、职业技能人才工作激情和创新热情,推动质量提升工作创新、突破开展。(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质监汉台分局、区政府法制办、区金融办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29.强化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强化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中小学分层次普及质量知识,开展质量宣讲团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推进职业、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搭建质量培训教育网络平台,鼓励市内高等院校设置质量相关专业课程或开办各类质量管理、技术培训班,全面推进质量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指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共建质量培训与实践基地。实施企业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加强质量人才梯队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实施质量人才“三个一批”工程,即:在全区着力培育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质量学科带头人、质量科技领军人才和首席质量官,培养一批具有较强质量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优秀企业家,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的质量监管和技术人员。支持高层次质量管理人才引进,研究探索质量专业人才成长、激励、评价机制,优化质量人才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水平,持续夯实质量提升人才根基,不断厚植质量强市人才基础。(区教体局、区人社局、区科技局、质监汉台分局、区总工会、团区委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党对质量工作领导

  30.成立区质量发展委员会。由区委和区政府领导同志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质监汉台分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对质量提升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质量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探索出台促进质量提升的具体政策措施,定期分析研究质量工作发展形势,强化质量发展和质量监管职责,协调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企业党组织要主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商会、协会等社团组织要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形成企业诚信自律、行业规范发展、社会广泛参与的质量提升新气象,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大格局。(区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分工负责)

  (二)严格考核督查

  31.探索建立区级质量工作督查机制。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将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纳入全区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奖惩任免提拔的重要依据。制定对辖区企业质量提升能力的考核办法,切实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区级质量督察工作机制。成立全区质量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创新督察方式,开展联合、随机督察,形成区镇(办)督察工作体系。加大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质量监管、质量安全责任事故中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公职人员、生产经营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相关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区监委、区委组织部、区考核办、区人社局、质监汉台分局、区统计局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三)打造质量文化

  32.加强宣传动员,厚植质量文化。开展质量政策方针进万家活动,广泛动员,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质量专题、专栏。宣传中省市区质量工作政策举措,报道我区提升质量的鲜活实践、重要成果、先进典型,讲好汉台质量故事、树立汉台质量形象。厚植汉台质量文化,打造以“诚实守信、严谨求实、创新发展、追求卓越”为核心内容的质量文化。扎实开展“质量月”、“世界标准化日”、“中国品牌日”等质量主题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创新质量文化,创作一批彰显新时代质量文化的优秀作品,推进质量文化认知度,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强化思想引领,把质量发展纳入党校和干部培训计划,让“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成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原则,成为领导干部的共同价值追求,营造政府重视质量发展、企业追求质量效益、群众关心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质监汉台分局、区旅发委等部门按分工负责)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本方案各项任务、要求,大力推进、全面落实中省市区各项质量政策措施,结合各自质量工作实际,尽快出台质量提升与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和要求,组织相关行业、各企业持续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加快追赶超越,奋力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