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四化同步 集成发力 打造汉台社会治理“首善社区”

    今年以来,汉台区上水渡社区瞄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通过政策集成、效应集成、资源集成、经验集成,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措施系统化,管理服务精细化、优质化,全力打造市级系统集成改革观察点,为社会治理领域系统集成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集成改革政策,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

主要将党的基层组织改革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改革试点统一放在上水渡社区实施。在全区率先高标准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其下辖区委组织部开办的“老年大学”、区工会打造的“职工之家”、团区委建立的“青年驿站”、区妇联成立的“妇儿之家”,以及由滨江新区管委会修建的二十四小时图书驿站,三二零一医院开通的急诊绿色通道,形成了社区党组织搭台,各类组织“唱戏”的共建共治局面。同时,依托城市党建“三项清单”制度和“十大行动”,将“双报到”单位、驻辖区机关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纳入社区治理共同体,广泛凝聚起社区各类组织和居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服务意识。

集成改革效应,推动社区治理措施系统化

坚持从增强集体组织凝聚力、激发社区居民源动力出发,系统谋划社区治理举措,创新成立充实集体经济“金融银行”、储蓄文明善行“道德银行”、积攒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使集体产权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的改革效应充分聚集,形成了1+1大于2的跨领域协同效应。

一是以“金融银行”改善民生。

探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出租经营用房、投资不动产、购买金融理财、物业经营管理等方式,构建社区集体收益、为民服务水平与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增长挂钩机制,推动社区集体经济“金融银行”收益持续增加、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群众收入显著提高。目前,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已达到2100余万元,社区连续三年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二是以“道德银行”涵养民风。

组建“党建引领+固定参与+动态融入”的道德评议队伍,发挥党员干部、网格员、居民代表作用,对社区家庭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贡献荣誉进行积分管理,通过道德超市(上水渡欣隆购物广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正向引导力。

三是以“时间银行”汇聚民力。

吸纳乡贤、老党员、退休职工、物业人员、环卫员等60余人加入社区“追梦路上”志愿者服务队,建立“时间银行”,详细记录志愿服务时间,采取以服务换服务模式,壮大志愿团队,提升服务质量。

集成改革资源,推动社区管理精细化

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运行模式融合互通、资源统一调配,探索构建起双网融合(网格、网络)管理体系,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主要是在社区原有6个网格基础上,增设中交国际2个基础网格、天汉长街商圈1个专业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和多名信息员,对片区内居民、商户提供跟踪服务,做到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同时,依托智慧汉中路小程序、网格微信群等平台,整合社区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资源,拓展群众监督反馈渠道,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目前,已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50余人次,搜集社区周边便利超市、医疗诊所、水电维修、上门开锁、家政清洁等生活服务单位20余家,“随手拍”上报问题信息30余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高效率。

集成改革经验,推动社区服务优质化

积极吸收借鉴成都、西安等地在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成果,按照“资源整合、信息联通、功能集成”的理念,以上水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探索形成双圈服务网络,全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烦心事、揪心事。

一方面,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依托上水渡社区现有活动阵地,建设标准化社区便民服务室,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将113项区级审批服务事项全部下沉社区办理,深化为民帮代办服务模式,实现“网上办事”、“一次办”。

另一方面,打造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充分利用辖区天汉楼广场、天汉大剧院、文投影院等文化资源,积极整合三二〇一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医疗资源和滨江湿地公园等运动设施,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书画室、亲子活动中心、社区食堂、文娱室、舞蹈室、健身房,建设村史馆、家风长廊等自治、法治、德治载体,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健康生活环境。